作为福建省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石狮拥有许多优美的景点。以下是石狮最值得去的五个景点:
1. 南安头风景区:这里是一个以海岩景观和沙滩为主的自然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海岸地貌风光,可以欣赏到多种奇特的海洋地质和地貌现象。
2. 石湖景区:位于石狮市古城西北部,是一个以湖光山色、园林花卉为主的景区,内有石湖公园、莲花园、茶马古道等景点。
3. 新圩古镇:是石狮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有传统的闽南建筑、红砖青瓦、曲桥流水等充满浪漫情调的风景。
4. 大佛山风景区:是一个以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型旅游景区,内有大佛寺、观音禅院、明月山等景点。
5. 瞰洋山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科普教育设施,适合大家休闲、放松身心。
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宫现在以议会大厦而闻名,是忏悔者爱德华的宫殿。威斯敏斯特大厅建于1087年至1100年,属于当时和今天欧洲最大的无支撑屋顶中世纪大厅。14世纪开设了商业厅和马厩厅,出售假发、鹅毛笔等类似物品,宫廷也设在这里。1834年的一场大火摧毁了这座宫殿的大部分。1836年,国王委员会在97个设计方案中选择了查尔斯贝利的方案,他更倾向于将宫殿建成哥特式风格。
泰晤士河北岸的议会大厦因其钟楼而闻名于世。即使大本钟不是钟楼的名字而是时钟的名字,大本钟仍然是人们习惯的名字。这座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查尔斯贝利的维多利亚-哥特式设计的一部分,高96米。这座61米高的塔的外墙由克里法姆斯坦完成,塔尖由铁制成。塔的底座是15米15米见方,用3米厚的水泥固定,7米深,重约8667吨。四座大钟在55米高的地方。伦敦塔伦敦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世纪堡垒建筑之一。1078年,征服者威廉下令建造白塔,以保护诺曼人免受伦敦城的袭击。
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在13世纪由英国的亨利三世和爱德华一世多次重建。这座堡垒由两堵墙和一条城堡壕沟保护着。城墙上有一个造币厂和一个动物园。历史上,这座堡垒曾被用作军火库、宫殿、刑场、国家档案馆、天文台和避难所。同时也是监狱,主要关押一些高等级的犯人。今天,皇冠上的珠宝由历史悠久的伦敦塔卫队守护。警卫在口语中也被称为吃牛肉的人。他们穿着传统服装,很容易被认出来。除了众多的展览、中世纪的宫殿和不可爱的血塔,人们还可以在博山塔的墙上看到90多处囚犯的铭文。
白金汉宫位于圣詹姆斯宫和维多利亚火车站之间。它是由白金汉公爵于1703年建造的,因此被称为白金汉宫。这是19世纪初的豪华建筑风格,其庞大的规模甚至比华丽的外表更引人注目。702年,白金汉公爵开始建造第一座房子。60年后,它被卖给乔治三世,成为王室的住所。761年被乔治三世扩建。白金汉宫改造成白金汉宫是由乔治四世和他的重要建筑师约翰纳西完成的。其中,维多利亚女王画像中的金色天使代表了王室希望重现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如果英国皇帝的旗帜直接飘扬在宫殿的上方,就说明女王还在宫殿里。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正式成为皇宫。此后,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王室的住所。1847年左右两翼贯通,主入口道路大理石拱门道路移至此址。
1863年,它成为英国君主的卧室,集办公和家居功能于一体。白金汉宫是以1705年白金汉公爵的建筑命名的。1726年被乔治三世购买,曾作为帝国纪念馆、艺术展览馆、办公厅和金库。它在1825年被改建为宫殿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正式成为皇宫。它仍然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皇家住所。女王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外宾以及其他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白金汉宫在1931年用石头装饰了外墙,最近的外墙清洗让它重新焕发光彩。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它的内饰。
皇宫内有600多个厅堂和房间,有许多绘画和精美的红木家具。美术馆的大厅专门陈列了100多幅英国皇帝的肖像和半身像,营造出18、19世纪英格兰的浓厚氛围。宫殿前的广场上有胜利女神的金色雕像和维多利亚女王的坐像,还有一个40英亩的皇家花园。白金汉公爵一世(1592-1628)是法国作家大仲马作品《三剑客》中的重要人物。他是英国首相,也是法国王后和奥地利安娜公主的情人。
在她的最后一个后裔于1703年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安娜将白金汉公爵的头衔授予了默格雷夫伯爵约翰舍费尔德。在那之前几年,他已经得到了阿灵顿的住所,此时他把它重新命名为白金汉宫。这座豪宅与英国王室的关系是在60年后。1761年,英国王室以21000英镑买下了它。
后来,疯狂国王乔治三世想要一个私人住宅,离伤心的圣詹姆斯宫稍微远一点。后来,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英国历史上最奢侈、最放荡的君主乔治四世,将白金汉公爵的一处乡间宅邸改建成了一座真正的宫殿,他最喜欢的建筑师约翰纳什(johnf nash)负责其宏伟的建造,共耗资43.2万英镑,是该建筑购买价格的20倍。纳什新建的宫殿基本上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白金汉宫后面的那一面,也就是面向花园的那一面。
直到1845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皇家住所才建成今天的样子:其北翼和南翼两侧的宫殿被扩建,被第四翼即东侧的宫殿封闭,成为一座方形宫殿。这个东侧的外立面有一个宽大的阳台,王室成员的传统面貌就在这里。最后一次装修是最低成本:15万英镑。在购买这个地方的150年里,这座宫殿已经修建了几次。英国君主终于拥有了这座至高无上的宫殿。伊丽莎白二世无疑是这里最长寿的女王。从1936年她父亲即位,到1947年她结婚,她和姐姐玛格丽特公主住在方楼的三楼,也就是正门的右侧。五年后,她以女王的身份回到这里,与丈夫和他们的四个孩子住在北翼的二楼,那是她父母曾经住过的私人套房。
来到皇宫,不妨在大门外的铁栅栏前驻足。面对围墙,向右走过西北角,这里是观看北翼宫殿的最佳角度,也是英国女王的私人套房,她的家就在这里。女王的私人套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她的日常工作区,包括她的接待大厅和办公室。这个房间从外面最容易辨认,因为只有窗户是拱形的。另一部分包括她的私人餐厅、卧室、浴室和衣柜。这个壁橱通过内部楼梯与三楼的一个储藏室相连,那一层有很多洗手间。皇宫里的家具相当简单,女王和她的丈夫也不算太奢侈,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家具没有镀金,也没有著名红木家具制造商的标志,只是一些非常实用的家具。女王经济实力的唯一标志是挂在她住所墙上的那幅油画的笔触令人惊叹。
这些画不仅有欧洲绘画大师的签名,还经常从皇室收藏的名画中轮换着挂出来。离这里不远的同一楼层西翼有十间豪华套房。接待贵宾时,女王和王室成员穿过一条小走廊来到女王书房,这是一个与白色客厅仅一墙之隔的小厅。过了一会儿,按照女王的旨意,一个仆人打开了机器,白色客厅里的客人惊讶地发现,整面墙突然隐藏在墙板里,女王和王室成员瞬间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过去的十年里,白金汉宫这个最古老、最豪华的部分已经允许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夏天参观。
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建于一个不为人知的年代。但是,作为国王加冕的教堂,今天的格局是由贤明的爱德华国王奠定的。圣爱德华于1066年因病去世,他的妹夫哈罗德国王继任。同年哈罗德在黑斯廷斯战役中阵亡,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这是诺曼征服,所以圣爱德华是第一个葬在这里的国王。自哈罗德以来,所有的英国国王都在这里加冕。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从建筑艺术的历史来看,希腊和意大利以外保存特别完好的遗迹并不多,比如英国的巴斯。从废墟的照片上似乎看不到罗马浴场的全貌。中世纪欧洲的经典建筑风格是哥特式风格,窄塔、窗户和券拱门是最突出的标志。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宗教原因,技术上是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建造大跨度的拱门,将侧向力转化为向下的力,所以房屋都是窄而尖的,墙壁特别厚,窗户开不开,再加上墙外的侧墙,都是为了支撑侧向力而设计的。
虽然听起来很蠢,但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教堂的直而窄的线条真的很美。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法国、德国和英国哥特式风格的代表作品。之后的哥特式是文艺复兴风格,以简洁的线条和柱廊为特征,然后是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伦敦和牛津有大量的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建筑,比如圣保罗教堂和牛津的新剧院,都是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和洛克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国内的美术史评论书籍,但我个人比较喜欢巴洛克风格。
然后在18、19世纪后期,新古典主义、新哥特主义等等开始流行。看看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街对面的议会大厦挺像的。其实年代相差很大:威斯敏斯特教堂是正宗的哥特式建筑,议会大厦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建造的哥特式复兴建筑,大致是那个时代的仿古建筑。这是一件假古董。你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定要了解英国历史,否则你看不到什么著名的东西:你左手进门。第一个礼拜堂是英格兰的爱德华一世,**《勇敢的心》中的长腿老国王。
历史上,他是一代战将,威尔士的征服者,苏格兰的战锤。但他根本没有被埋在查普尔的空间里。他的棺材放在分隔教堂和主通道的隔墙上。如果不是有意去寻找,大多数人是不会注意到的。再往里走,当进入巴黎圣母院时,一把有三个尖背的木椅被放在门口的中央。它是在英格兰爱德华一世时期制造的,它的名字叫圣爱德华椅(指更早的圣王),以前所有的英国国王都是在这上面加冕的。加冕椅旁边躺着爱德华三世,另一位英国勇士国王,英法百年战争中神职人员之战的胜利者。
他是**《勇敢的心》中苏菲玛索肚子里的孩子,但不可能是华勒斯的儿子。梅尔吉布森编的。爱德华三世出生时,华莱士已经去世八年了。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于英国伦敦以西32公里的温莎镇,是英国王室的宫殿之一。早在11世纪,为了防止英国人民的反抗,征服者威廉一世在伦敦周围的郊区建造了9座相距约32公里的大型城堡,形成了一条可以相互支撑的碉堡线。温莎城堡是九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小山上。它建于1070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10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了朝圣仪式。从此,温莎城堡正式成为宫廷活动的场所。到了19世纪上半叶,温莎城堡经过历代国王的不断扩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城堡建筑群,拥有许多精美的建筑。温莎城堡占地7公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人居住的城堡建筑。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石头建成的,有近千个房间,周围是绿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
这座城堡分为两部分:东部和西部。东边的上区是王室的私人住所,包括餐厅、画室、舞厅、谒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厅等。国王和王后。它以收藏著名的皇家绘画和珍宝而闻名。滑铁卢大厅是为了庆祝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而建造的。在一个宽敞高大的长方形大厅里,墙上挂满了在滑铁卢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战争勇士的画像,屋顶上悬挂着一盏巨大的花形水银吊灯。
西边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到温莎城堡的入口,这里有两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建于1475年,位于伦敦西区中部,是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成就仅次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君主死后都葬在这里。
此外,还有许多女王、王子和其他皇室成员的坟墓。教堂的内部大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嘉德勋章(标记为蓝色天鹅绒嘉德)的获得者每年都要向国王致敬。德国骑士是英国的最高荣誉。每个守护骑士在大厅里都有固定的座位,座位后面的墙上挂着每个骑士的盔甲、佩刀和旗帜。艾伯特教堂位于西区的东部。它最初是作为亨利七世的墓地建造的,后来从维多利亚女王变成了安放她丈夫艾伯特遗体的教堂。教堂里有阿尔伯特王子纪念塔。在温莎城堡中心的小山丘上,矗立着一座建于12世纪的圆塔,这是一座古老的炮兵基地。现在城墙上有古代的大炮。后来,乔治四世在上面建了一个高耸的皇冠,使它成为城堡中最高的建筑。登上塔顶,温莎镇的全景尽收眼底。
城堡里还有一个大圆桌。据说在5世纪,亚瑟王和他的12位圆桌骑士在这里开过会。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应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之邀来到城堡,写了一部戏《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温莎城堡的东北面是荷马公园,南面是温莎公园,里面有森林、草原、河流和湖泊。通常,温莎城堡对公众开放。每当女王来的时候,只有山顶最大的宫殿留给她,其余的地方仍然允许参观。伦敦眼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之一。英国航空公司的伦敦眼可以在30分钟内带你参观伦敦超过55个最著名的景点。
摩天轮有32个封闭的空调舱,是伦敦地平线上的主要标志。因为摩天轮是1999年底开通的,所以又叫千年轮。它高135米,位于泰晤士河南岸。汉普顿宫汉普顿宫是泰晤士河畔里士满的一座宫殿,紧邻布什公园。它是英国最古老的都铎王朝宫殿,有500多年的历史。许多英国国王曾经住在这座宫殿里。自乔治三世以来,英国王室一直住在伦敦的其他宫殿里。维多利亚女王于1838年向公众开放了这座宫殿。宫殿的一部分租给了立功的老兵。1986年,其中一所房子发生火灾,烧毁了宫殿的一部分。
重建工作一直持续到1995年。值得一看的是都铎式厨房、超过25公顷的河畔花园、著名的花园迷宫和亨利八世的华丽房间。汉普顿宫游客少,可以享受休闲时光,服务也不错。每个小时都有讲解之类的活动。很多身着都铎宫廷服饰的绅士淑女充当导游,你可以向他们提问,聊聊宫廷历史,好好体验一下欧洲的宫廷生活。房子后面是一系列非常广泛的正式的英式花园。这些大树看起来像巨大的蘑菇。所有的树冠和灌木花卉都被精心修剪成几何形状,整齐细致,有一种花园迷宫的感觉。
伦敦塔桥伦敦塔桥是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有15座桥)。它也是伦敦的象征,被誉为伦敦的正门。这座桥建于1886年,于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的北部和南部地区连接成一个整体。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是木桥,后来是石桥。现在是六车道水泥桥。
河中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钢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余米。两个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像两个皇冠。两座塔之间的跨度超过60米,塔基通过一座缆索吊桥与两岸相连。这座桥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桥面高出高水位约42米)是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边是玻璃窗。行人可以从桥上穿过,欣赏泰晤士河两岸的美景。下层是车辆可以到达的。当万吨巨轮从泰晤士河上驶过时,主塔里的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离折叠起来。船只通过后,桥身缓缓落下,交通恢复。两块可移动的桥面,每块重达1000吨。从远处看塔桥,双子塔巍峨壮观。有上下塔的楼梯,有博物馆,有展厅,有商店,有酒吧等等。登塔远眺,可以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如果遇到雾锁桥,景观会更加独特。
迷雾锁塔桥是伦敦最好的景观之一。从桥上或河上可以看到英国军舰贝尔法斯特号,它就停在不远处的河上。这是英国自二战以来最完整的军舰。皮卡迪利广场皮卡迪利广场是索霍区的娱乐中心。它由纳什于1819年设计,旨在实现摄政王连接卡尔顿宫和摄政王公园的梦想。这个热闹的十字路口地区以爱情的偶像为中心,直到19世纪80年代沙夫茨伯里路修建时才被改变。1893年裸体厄洛斯被放置在广场上时,引起了维多利亚时代辩护者的不满,但该偶像很快成为伦敦的象征。
这个由阿尔伯特王子雕刻的铝雕像实际上不是爱神,而是基督教的爱的天使。它是为了纪念第七代沙夫茨伯里公爵安东尼阿切里库珀(1801-1885),他是一位慈善家和政治家,努力改善工厂和煤矿工人以及烟囱清洁工和精神病人的状况。
皮卡迪利广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19世纪90年代伦敦第一个设立发光广告招牌的地方,当时宣传的是包维尔和施韦佩。之后,更多的剧院来了,其中之一是厄洛斯的地下室剧院一样的标准。这个剧场和它地上的餐厅都是用马赛克马赛克和瓷砖装饰的,很值得一看。
这里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这里世界上最深的峡谷,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以及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这里就是中国,让人无限向往的地方!
天安门广场,坐落于我国的首都北京市中心,南北长八百八十米,东西宽五百米,面积达四十四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百万人举行盛大的集会。广场内沿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矗立着国旗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以及正阳门城楼。
广场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1986年,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为“ 天安丽日 ”。
广场上最雄伟的建筑是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命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并作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大门。天安门的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师蒯祥,至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之意。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下方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城楼全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皇城的中轴线上,据说过去只有皇帝的仪驾才可以由此出入。如今,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天安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威严。正面采用三十六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等,上面雕刻着莲花宝瓶的图案。城楼内的主梁大部分是楠木,六十根红木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设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
外金水桥,在天安门、太庙前,共有7座,呈三孔拱券式,中间微微隆起,南临天安门广场,北倚天安门城楼。栏杆雕琢精美,形似玉带,曲折起伏,更增添了天安门的华丽。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中心,正阳门北面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肃穆的雄姿,展现了独特的英雄气质。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天安门也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之一。天安门以其五百多年厚重文化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文明史,同时还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中心,成为了中国人向往的地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
外滩,通常指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是一条 历史 文化街区。1844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全长一千五百米,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是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
如今的外滩上还保留着几十幢风格迥异的大楼,素有“ 万国建筑博览群 ”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 历史 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缩影,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真实写照。 说到外滩,大家肯定还会想到东方明珠塔,以及上海浦东金融中心等地标,其实,这些都不是外滩的景点,但是在外滩观景大道能够欣赏到黄浦江两岸的美景。
外滩上还有十六铺码头、陈毅广场、外白渡桥等景点,现代化的灯光、隧道、桥梁,让外滩成为上海旅行打卡的必选之地。
陈毅广场,位于南京东路的尽头,是外滩上重要的景点,在广场的中央耸立着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元帅的铜像,雄伟壮观,见证了上海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到了外滩,除了这些景点外,还可以到附近的豫园、城隍庙逛逛,也可以去南京路逛街、到福州路看书,或者去外滩码头乘船游浦江,赏两岸风光,当然,也可以到对岸上东方明珠塔游玩。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数个水面,水底较为平坦,整体呈椭圆形。西湖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自古以来就是风景名胜,留有“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的佳句。
西湖有一百余处景点,素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知名的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西湖十景主要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是位于西湖周边,或位于湖上。西湖十景相对独立,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当时西湖胜景的精华,有“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十景。
新西湖十景由《杭州日报》主办,于 1984年评比出来,有“云栖竹径、宝石流霞、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十景。
三评西湖十景主要形成于2007年,为了进一步发掘西湖美景,新增代表性的景点 (“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不再参选), 评出了“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十景。
苏堤,原名苏公堤,因北宋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府时安排疏浚西湖将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堤而得名。苏堤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全长约三公里," 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雅致,景色秀丽。
断桥是西湖重要的景点,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还因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而闻名,凭添了些许浪漫色彩。断桥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连接白堤,在西湖诸多大小桥梁中,它最为有名。据说,断桥得名于唐朝,在桥的东北有一座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雷峰塔,又名黄妃塔、西关砖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之上,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如今的雷峰塔是按照原型重建于2002年,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也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西湖之美,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景,还有许多浓郁的人文古迹。西湖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还有白居易、苏轼、杨万里、欧阳修、厉声教、辛弃疾、林逋、柳永等名人留下了众多流传千古的诗句。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
维多利亚港,简称维港,是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维多利亚港承载了一段中国屈辱的 历史 ,1841年,英国占领了香港岛和九龙岛,当时英国在位的君主是维多利亚女王,为了彰显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地位,就把香港岛和九龙岛中间的那片港湾,命名为维多利亚港,之后就这么一直延续下来。
由于港阔水深,香港有着“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这里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
维多利亚港的海岸线很长,南北两岸的景点多不胜数,白天蓝天白云碧水,到了夜里是灯火璀璨,霓虹闪烁,曾被国际上评为人生必到的五十景点之一。
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如诗如画、似幻似真,灯火辉煌的城市街景处处呈现繁华都市,港口的夜不仅是香港繁华的名片,更是记录着四小龙曾经的辉煌,北斗很喜欢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因为能够感受到回归后的光明。
人人都说维港的夜景是最美的,其实白天的风光也很不错。 维港日间蓝天如洗,游船和巨轮来往穿梭,进出不断,海鸟悠闲遨游,充满浪漫情怀。
在维多利亚港的海边了,尤其是海滩尽头的星光大道,是拍照打卡的胜地。在星光大道的上有很多明星的雕塑,李小龙的雕塑是最受欢迎,还可以见到许多明星的手印,让北斗回忆起九十年代港片的辉煌。道路两旁还有许多作画的人,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这里为自己留下一幅画作,一定非常有纪念意义。
地址: 香港
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地处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又被称为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原为供奉祭祀孔子的场所,是中国第一所国家级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东南各省最大的文教建筑群。
如今的夫子庙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面积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棂星门、魁星阁、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从古至今,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庙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并成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如今已经成为秦淮河畔的标志。·夫子庙前的石栏杆为明代正德年间所建,是夫子庙建筑群中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其中的大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最大的照壁。
如今的夫子庙已经成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中心,是十里秦淮风光带上最重要的景点,它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
学宫,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 东南第一学 ”之誉,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明清建筑。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在科举年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会到这里听训导宣讲。中国的学宫大都称为“明伦堂”,而只有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是宋末英雄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匾额之故。
江南贡院位于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 历史 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雄踞中国各省贡院之首,创下了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 官员的摇篮 ”。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秦淮河为轴线,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共分为四个部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是中国第一个开放式5A景区。
( 夫子庙 · 白鹭洲景区,主要包括 夫子庙 、 瞻园 、 白鹭洲 、 秦淮河 、 明城墙 等景点,以科举文化、民俗文化、夜游秦淮为主题,具有观光、科普、民宿、体验等功能。 门东 · 门西景区,主要包括中华门、老门东、老门西、明城墙、秦淮河等景点,以“三道瓮城、城河一体、名人故居”等古建民居为特色,以“中华瓮城、明清建筑、畅游古今”为游赏主题,具有景观光、体验、科普等功能。大报恩寺 · 金陵兵工厂景区,主要包括大报恩寺遗址、金陵兵工厂旧址等景点,以“佛教文化、工业遗存”为特色,以“遗址奇观、大报恩塔、军事工业”等为主题,具有体验、科普、观光等功能。朝天宫 · 评事街景区,主要包括朝天宫、甘熙故居、秦淮河和明城墙等景点,以“博物展览、文化体验”为特色,以“官式建筑、居住文化、非遗文化”为游赏主题,具有展览、宣教、游赏、体验等功能。)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西街与贡院街交叉口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由南至北,横贯江心,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形成一个狭长的小岛。
橘子洲久负盛名,以盛产美桔而得名。春来鲜花盛开,沙鸥点点;夏日阳光明媚,翠绿满天;秋至柚黄橘红,清香阵阵;冬季凌寒剪冰,江风戏雪。其中,橘子洲尾的“ 江天暮雪 ”是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
从古至今的岁月里,无数诗人如,骆宾王、孟浩然、杜甫、韩愈、柳宗元、张九龄都曾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不少诗词文章。南宋时,辛弃疾就留下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 的千古名句。
真正让橘子洲闻名于世的,是一个伟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毛主席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深秋时节,故地重游橘子洲,挥笔留下了著名的《 沁园春·长沙 》,橘子洲也因此声名大振。
橘子洲有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问天台等景点,岛上生长着数千种花草藤蔓植物,其中名贵植物就有百余种,还有候鸟、狐、獾等许多珍稀动物。
1950年5月,周总理和毛主席曾经作过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联为:“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除了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橘子洲还有一些展馆,如潇湘名人展览馆, 历史 文化展馆等,可以让游人们充分地了解当地的人文、 历史 ,橘子洲已经成为了湖南的一张名片。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头2号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境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景区的核心景观。
三峡大坝是新中国建设的一个大型电力、航运综合工程,规模巨大,堪称世界之最,体现了我国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实现了伟人构想的高峡出平湖蓝图和梦想,将理想变成了现实。
三峡大坝全长约3335m,坝顶高程185米,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正式修建成功,被誉为长江三峡三十个最佳 旅游 新景观之一。
大坝拥有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留园区五个景点, 特别是在坛子岭,你可以远眺大坝,俯瞰长江,深切体会“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观。
站在185平台向下俯瞰,你可以零距离感受雄伟壮丽的大坝,登上坝顶,能够直面雷霆万钧的泄洪奇景。
来到截流纪念园,可以欣赏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
总之,长江三峡是我国山水 旅游 资源的精品,也是涵盖重庆、宜昌、神农架、恩施的一个 旅游 风光带。而三峡大坝则是以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水利文化和三峡风光,使之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地址:湖北省 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江峡大道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名“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鼓浪屿全岛的植被丰富、绿意盎然,各种乔木、灌木、藤木、草木繁盛,四季常青, 素有“ 海上花园 ”之美誉。
鼓浪屿岛上礁石嶙峋,海岸迤逦,山峦叠翠,繁花似锦,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非常艳丽,素有“ 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 ”之说。
岛上气候温和,环境优越,主要的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耸立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两块一竖一横相倚而立的巨石,形成龙头山的顶峰,与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高峰,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岛屿,还能看到厦门的城区,是绝佳的观景台,也是观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
日光岩寺,俗称“一片瓦”,实际上是一个天然的石洞,以一巨石为顶。明朝正德年间,依山形顺势建起一座寺庙。日光岩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殿,祀弥勒,并在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方挂有“日光寺”的匾额。
菽庄花园原来是富商林尔嘉的私家园林,花园里的廊桥和假山相得益彰。整个花园的风水布局十分巧妙,面朝大海,背依高山,有种传统的中式之美。
鼓浪屿的建筑大多是上世纪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以低层庭院式民居为主。岛上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不仅深受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影响,而且结合传统的习俗,通常选用当地的石材或红砖,造型别致,布局合理,且多采用圆拱回廊、红瓦坡折屋面,并用花砖铺地, 形成外形独特、样式混搭的建筑风格。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福建路62号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草原上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春季的草原 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处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还有宁静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众人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舒爽,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一眼望去,大草原望不到边,蓝天白云、湖水依依、草木茂盛、牛羊成群,远处炊烟袅袅,草原显得特别清新宁静。夕阳西下的时候,在余辉的映照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传来动人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在许多人的心中,秋天的草原都是枯黄的颜色,毫无看点,但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又是另一番景象, 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秋风拂面,草原上卷起层层波浪,草香扑鼻,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牧人们忙着放牧、剪羊毛,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整个草原好似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
冬天,草原上大雪纷飞,琼雕的草、玉琢的树,为草原穿上了洁白的盛装。小河也覆盖了厚厚的棉被,树枝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呼伦贝尔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变成了银装素裹,白雪苍茫。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组成,大多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规模较大的明清老街,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 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据记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叛乱之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并修筑了满城。民国初年,将“胡同”改为“巷子” ,被认为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和百年原真建筑风格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留在南方的“孤本”。
宽窄巷子保存较为完整,延续了川西民居的传统风格,街道在布局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设计,这种格局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管理,能够保障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漫步于宽窄巷子内,往往能被一些有趣且有 历史 的“装饰品”所吸引,比如这个拴马石。拴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如今窄巷子32号门头的老墙上,这个拴马石是宽窄巷子仅存的一个,以立体城雕的方式生动重现了当时的场景。
在宽窄巷子中,可以找到不少名人故居,其中思贤庐是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张采芹于1934-1944年生活过的地方,如今作为纪念馆而且是免费开放。
宽窄巷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保持了原有的文化,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味道醇厚的星巴克咖啡,最 时尚 的喜茶。要不是仔细看清招牌,你无法想象在古老的建筑里面竟然入驻着一些年轻 时尚 的大品牌。
在宽窄巷子,你也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还可以亲身体验盖碗茶、采耳等民俗风情,也能够自由地放松,这里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
文章已关闭评论!
2025-09-09 04:40:49
2025-09-09 03:40:44
2025-09-09 02:40:39
2025-09-09 01:40:35
2025-09-09 00:40:36
2025-09-08 23:40:43
2025-09-08 22:40:41
2025-09-08 21:40:52